100个人里有1个强迫症 强迫症“三不”策略
“洁癖男结婚17年离婚5次,洗掉一块肥皂、一袋洗衣粉”的新闻一出街,大家“钦佩”之余,也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洁癖哥”和“洁癖姐”们。
100个人里有1个强迫症
强迫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1982年我国曾经做过一次12个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强迫症的患病率为0.3%。。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实际的患病率。结合临床实践,估计的强迫症大约有500万-1000万。
强迫症患者往往存在一种个性,平时追求,对外界评价非常在意,责任心特别强,他们往往是学习成绩、工作业绩比较好的一群人,在社会上比较受尊敬,在遇到精神打击或突发事件时,开始发病。
30岁左右的白领是高危人群
得强迫症的人,往往承担着或者自认为是承担着比较重要的工作,事业往往比较成功,在一些中层干部中很常见。大部分在30岁左右,男女比例差不多,文化程度比较高。究其原因,关键是工作压力大。
夸大的责任感、过分自责都易形成强迫症。人在感到责任重大的时候,肯定会倍加慎重和小心,为了把失败率降到低通常会实施多次的检查确认或者是重复某一动作,这就为强迫症状的出现埋下了祸根。而由于他的自我工作强迫,往往取得了某些成绩或受到外界的赏识,又让他认同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强迫现象。
“强迫症”在大中小学生中抬头
近对青少年和成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两个群体的强迫症发病率相似。其中,有超过一半的成年病人是女性,但是在儿童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目前,强迫症已经从30岁左右的典型年龄向青少年发展,大学生、中小学生中都有,男性早一些,大概在13-15岁,女性在18-20岁。
中国人的教育模式是酝酿大批强迫症的温床。很多家长都会追究孩子为什么把小数点点错,迫使他不停地追求细节,追求。
通常,强迫症是逐渐由轻发展到重的,但是也有案例在开始发作的时候就已经非常严重了。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会逐渐消退,但有10%左右的病人会进一步恶化。
“心理疏导”在该病的治疗方面获得了突出的成就,具体为“三不”策略:
一、不怕它。
很多人总“怕”强迫症的出现。
其实,这在正常人身上偶尔也会出现的,只不过当事人不在意罢了。
而强迫症患者由于怕这种思维的再现,于是,越怕就越会出现,越出现就越紧张,并不断把这种意识强化和巩固下来。
为什么一般人不会形成病态,而强迫症患者则会形成病态呢?究其原因,是个性缺陷在作祟。
因此,对于强迫症,患者首先要改变思路,即大家都有过这些思维,我也有,我和大家一样正常。
这样一来,就能逐步建立自信心。
有此依靠,就能在强迫症这只“纸老虎”面前站得住,和它进行战斗,并且战胜它。
二、不理它。
为什么很多患者与其斗争多年,却一直无法战胜它呢?原因就是不能做到“顺其自然”。
举例说明,强迫症就像拍皮球一样,皮球跳动代表着病态思维。
那么,怎样才能使球静止下来,即症状消失呢?答案就是停止拍球,球自然会静止下来。
对待强迫症也是如此,患者只有忽视它的存在,症状才会慢慢消失。
三、不刻意注意它。
有的患者经过初步治疗后,强迫症症状会大大减轻甚至很久不出现,这时,他可能会想症状好久没出现了,会不会再出现?这么一想,强迫症症状果真就出现了,而且带来新一轮恐惧强迫思维的“浪潮”。这种反复是正常的。我们提倡的态度是,爱来不来!来了我也不怕你!每出现一次反复,就用上述“三不”策略对待它,逐步摸清它的“脾气”,从而掌握对待它的办法。
- 上一篇:晚睡强迫症有哪些危害呢?
- 下一篇:揭秘如何帮助孩子远离强迫症侵害
-
的另一面是不是强迫症2018-08-3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的天使,小雨也不例外,为了达到这个的天使,小雨强迫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假若你的坚持只会给你带来压力或痛楚,而坚持本身又是没意义可言的,你却无法让自己放弃,这时你就要考虑这种的另一面是不是强迫症状呢?通常情况下,强